让孩子与父母同睡一床会导致什么结果?

韦毅(化名),男,20岁,因社交障碍来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催眠心理治疗。

韦毅生长在农村,是家中最小,上有一个姐姐,大三岁。爸爸是一个很骄傲、很自以为是的人,外表很强硬,但内心很脆弱,自尊心很强,承受挫折打击能力很差,说话很容易得罪人。妈妈性格温和,人缘不错。

韦毅长得很高很帅气,但从8岁时开始极度自卑,不敢跟女生或是女老师说话,如果有女生靠近就会很紧张恐惧。与男生说话不紧张,但是不敢与别人交朋友,很沉闷孤僻,在别人眼里是个怪人。

父亲本来对这个儿子寄予很大希望,但看见儿子这个样子,父亲气得不打一处来,常常指责批评辱骂儿子,不但于事无补,反而让儿子对父亲充满敌意,充满憎恨。

在韦毅读小学四年级时,爸爸因为误交朋友,生意惨败,从此一厥不振,极度颓废,几年都无所事事,靠借钱过日子。父亲脾气变得愈加暴躁,把儿子当出气筒,随意打骂,用最难听最恶毒的语言咒骂儿子,韦毅恨透了父亲,无数次想杀了父亲。

韦毅初二没念完就读不下去了,因为在学校里实在太压抑。13岁时被父母叫到深圳来打工,在一家小厂做手机零件。韦毅傻乎乎地跟随一伙河南青年在工厂里起哄罢工,与老板作对,在这家厂只呆了两三个月就被辞退了。

韦毅不久又进了第二家厂,这家厂工作条件很差,工作很苦很累,老是被批评,韦毅形容这家厂是真正的人间地狱。韦毅开始一直忍受,忍受,后来实在忍无可忍时与上级发生冲突,接下来与越来越多的人发生冲突,最后对厂里的所有人都充满敌意,免强坚持了三个月,实在干不下去最后辞工了。后来也陆陆续续找了很多厂,但不管在哪家厂,都坚持不到三个月就干不下去了。

14岁时有一次被父亲欧打,韦毅奋起反抗,手里拿着一把菜刀准备跟父亲血拼,父亲软下来了,从此不敢再打骂儿子。

韦毅过了几年很颓废的日子,终日沉迷网吧,在网吧里交到了一些趣味相投的朋友,从此孤僻自卑的性格有很大改善。韦毅想彻底治疗自己的心理问题,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,找到更好的工作,获得更大的发展,以便在父亲面前扬眉吐气,让父亲刮目相看,好好地出口恶气。

韦毅目前的问题:1,害怕别人看出自己内心有不好的想法、不好的欲望;2,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紧张不自然;3,对人有敌意,有排斥害怕别人看出来;4,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;5,害怕不会说话导致尴尬;6,总是感觉别人对自己有敌意;7,感觉别人对自己好都是假的。

心理咨询治疗中了解到韦毅心理问题的原因:韦毅小时候跟父母一起睡,父母做爱从来不避小孩,在小孩眼皮下非常大胆放肆地作爱。经常目睹这样的场景,导致韦毅的性能量过早被激发出来,过早就学会了手淫,8岁时开始长胡须。这么小的孩子就长胡须,别人都投来好奇的异样的眼光,这让韦毅极度自卑。

因为性能量过早被激发出来,韦毅一靠近女生或是女老师,就会有强烈的性冲动和性联想,然而羞耻感和罪恶感让韦毅极力压抑这种感觉,这时就会很紧张焦虑,这种紧张焦虑又害怕被人发现,于是极力回避女生或是女性,导致与女性交往有严重障碍。

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,结合催眠心理治疗,一一消除成长过程中的阴影,改变错误的观念,调整心态,提升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智慧策略,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,韦毅与之前判若两人,精神风貌焕然一新。

在此提醒天下父母,最好不要让孩子与父母同睡一张床,实在必须同睡一床的,千万不能让孩子看到父母做爱的场景,等孩子稍大一些,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性教育。

有些人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一些正常需求被严重剥夺,于是便把满足这种需求看的比任何一种其它方面的满足都更为重要,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而忽视了其他,这种过度的重视可能变成一种偏执,使人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。每个人就像一本书,不过阅读自己要比阅读别人。

我们之所以形成现有的人格,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期所受到的创伤。例如,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,期待被关怀和拥抱,如果这些需要没办法被满足,我们会受到伤害,本能的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。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,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,我们的人格会不断地被扭曲,慢慢的发展成另一个“我”,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“我”。

父母只能是风,而孩子是船。他掌握着舵柄,并最终独立地选择航程。你可以使劲地吹,以影响他的风帆,但你不可能代替他航行。谁是船长?父母们千万要把这事想明白。不然,你连当风的机会也会失去。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,一个人躺在地上,如果他不想起来,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,即使起来了也马上又会趴下。

想要和孩子沟通好,一定要了解孩子,了解孩子的想法、喜好和内在需要,体会孩子的感受。面对孩子起初地不合理要求,要用爱的原则、爱的理由拒绝他。当孩子做了错事或坏事,必须让他承受结果,做了好事也要让他得到表扬和肯定。(如果得到的爱、关注、认可不够,得到肯定和鼓励比较少,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偏消极方向发展。)

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,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内容。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,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,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,这其实在杀死孩子的精神生命,孩子精神上会变得非常虚弱。像很多有网瘾的孩子,要么是家里没有温暖,要么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,家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他们的“监狱”。所谓的网瘾,不过是他们从一个糟糕的“监狱”逃到另一个糟糕程度较轻的“监狱”而已。

保持关系比较与更重要要,父母和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,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,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,那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?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,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。

教育孩子之难,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善,是否乐与宽容与变通。要把孩子教育好,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,不然,上行下效、承先启后,孩子必然会出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