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助者(女性,18岁):姐姐,我最近好像好想见到我大伯啊,我还是会经常想起他,但是觉得没有什么感觉,只是我还是很排斥我脑海里有他的影子,觉得很反感,我是不是喜欢上他了?
疗愈师:这不是喜欢。
求助者:那是什么?
疗愈师:喜欢就是:想起某个人感觉很温暧很温馨很舒服。你不是喜欢。
求助者:没有这个感觉,想起他没有感觉,就是希望不要想起他。
疗愈师:你越控制你就越想,这是被动过度关注。你排斥什么东西,就是在关注什么东西。排斥得越厉害,关注得越厉害。
求助者:我好像还是想拼命的不想起他,我没办法做到不排斥。
疗愈师:你不是喜欢大伯,你是过度关注你大伯,你是过度被动关注你大伯。为什么关注?因为讨厌和害怕。
求助者:怎么才能不排斥,对。
疗愈师:不讨厌,不害怕,顺其自然,就不关注了。
求助者:我有点可怜他,但是我也很讨厌他,不知道我怎样才能不讨厌他?他要是不小气,不恶心,不欺负我奶奶的话,我大概不会讨厌他,好烦啊。
疗愈师:你明明是讨厌他,你为什么说是喜欢他?
求助者:不知道。
疗愈师:他小气,他恶心,他欺负奶奶,你想起这个人就气愤,这怎么叫做喜欢?
求助者:是的啊。
疗愈师:你没有喜欢他呀。
求助者:可是我有时候害怕喜欢上这种人,我是不是有点不可理喻?
疗愈师:你有喜欢他的理由吗?
求助者:没有。
疗愈师:就是嘛,宽恕他吧,他是可恨之人,也有可怜之处。
求助者:我其实怕我自己以后会跟他一样嫁不出去,好。
疗愈师:就算你嫁不出去,跟他也没半点关系呀。你打死都不可能嫁给他呀,他打死也不敢娶你呀,除非你全家人脑子都错乱了。
求助者:是的,我可能原谅不了还小的时候的我吧。
疗愈师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宽恕自己,也宽恕别人吧。
求助者:还小的时候我想过要是我嫁不出去,可以嫁给他,好像有过这回事,好像又是我自己想出来的。
疗愈师:原谅小时候的无知。
求助者:好,我原谅小时候无知。对了,明天是七夕,我要跟我前男友联系吗?
疗愈师:可以联系,他回不回复就不管了。
求助者:幽默感有怎么样来啊?我朋友说我缺乏交流,可是我不知道要跟他们说什么。
疗愈师:知识面很广,懂得的东西很多才行。
求助者:喔,有时候我有点想放弃联系他了,但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又放不下他。我很想去保护他,他很脆弱,但是我又在不知不觉地伤害他,我可能理解不了他。现在的我有什么值得他喜欢的地方,我打算放弃去联系他了。因为现在的我什么都不会,什么都不懂,他凭什么喜欢我啊?我有哪里值得他喜欢的啊?我连自信都没有,觉得现在的自己很糟很糟,我想变得优秀一点。
疗愈师:不联系他也行,多看书。
求助者:嗯。
对别人宽恕并不意味着你会喜欢这个人,你以后会跟这个人继续交往下去,没有人能强迫你喜欢一个人,即使我们不喜欢一些人,我们也可以理解他们。(当你宽恕别人的时候,并不意味着你有多么宽宏大量,你实际上还是自私的,因为你祝愿别人什么,实际上就是在祝福你自己。理由很简答,当你这么去想、去感受时,你就是成为了你所想所感的,因为你就是你的所想。)
你散发出怎样的信息,你就会得到怎样的回报。当你不喜欢别人时,别人可能也不会接纳你,因为你所散发出的不友善的信息,别人会感觉得到。当你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时,你所看到的人或事物都将是有色的。当你带着敌意去看待他人时,你所看到的都将是坏人。你的态度、看法和评价,也就是你的心决定了你所看到的结果。你的心决定了你是谁和如何。一句话,你的心就是你自己。如果心术不正,看人的角度就有问题。
有些人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一些正常需求被严重剥夺,于是便把满足这种需求看的比任何一种其它方面的需求都更为重要,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学习而忽视了其他,这种过度的重视可能变成一种偏执,使人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。(每个人就像一本书,不过阅读自己要比阅读别人更难。)
一个孩子在幼年的时候,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,在未来治疗的状况下,他将一辈子都没法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。这种丧失了安全感的深层战栗,乃是人间最大的黑洞。(世界有很多黑洞,在吞噬我们的能量。不要在没有安全感的上司手下工作,他会疑惑重重;不要在和没有安全感的人结成伴侣,他既不能同甘,更不能共苦。)
当别人批评你时,可以不加反驳,含糊其辞地附和他所批评的事实,却自信而温和的坚持己见。(人应该敢爱敢恨、敢喜敢怒,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益。)
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不好的情感,大半来自我们不正确的、模糊的判断,当判断变得清楚的时候,就会发现很多的担心恐惧都是没有必要的。(不确定感造成的焦虑远比已经发生的事情造成的焦虑更可怕。)
知道吗,世上没有“巧合”这件事情,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,不管好事坏事从无例外。坏事之所以发生于每个人,都有极其正面的原因。在神或灵的层次里没有好坏是非对错,神只有无条件的爱。(生活中的痛苦、困境或障碍就是你的潜意识在提醒你,你目前走在一条错误的思想路线上,不要再盲目的继续向前了,要及时回头,回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。)
如果我们认真地挖掘潜意识,会发现:如果我们曾经埋下恨,在恨的下面,会发现爱;如果我们埋下的是小气,在小气的下面,会发现大方。相反的其实就是相似的,极端的状况会彼此相遇。